美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作品《銀河系搭車客指南》中曾虛構了一種叫「巴別魚」的生物,長相類似水蛭,以聲音中的語言為食,消化後排出跟寄主同調的腦波。在茫茫銀河系中,搭車客們只要把它塞到耳朵里,就可以聽懂各種語言。
如今,這個情節似乎正變為現實。
谷歌在10月5日發佈了一套硬體新品,包括最新的Pixel 2代手機,新的智能音箱,以及ChromeOS系統筆記本等等,但在不會的接近末尾的時候,谷歌悄悄地透露:它已經用一副無線耳機改變了世界。
這個小東西彷彿是谷歌當晚的「one more thing」(巧合的是,果粉們也普遍反映,這兩年蘋果最有意思的新品是AirPods無線耳機)。這幅叫Pixel Buds的無線耳機與Pixel 2相配合,可以在40種語言之間進行實時轉換。谷歌公司也由此終於完成了很多科幻小說中的情景:你說一種語言,它幫你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外界評價說,這項技術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溝通方式。

Pixel Buds的是為新Pixel 2手機設計的無線耳機。一旦你把手機和手機配對,你就可以簡單地點擊右邊的耳機,然後在Pixel 2上向谷歌助理(Google Assistant)發出指令。你可以讓它播放音樂,給你指路,幫你打電話等等。
更神奇的是實時翻譯,如果你告訴它「幫我說日語」,然後用英語說話,手機的揚聲器會幫你輸出相應的日語翻譯。這種反應是雙向的,對方的翻譯、也就是日語變成英語后也會通過Pixel Buds耳機讓你聽到。谷歌的演示片中非常完美,幾乎沒有延遲的時間。不過,在現實世界中,實時翻譯的的效果肯定會受到WiFi網速、背景噪音等因素的干擾。
20年前,如果你身邊沒有人類翻譯,只靠互聯網幫你翻譯的話,只能求助於Altavista的Babel Fish翻譯站來完成。它在1997年上線,支持12種語言,但翻譯的結果幾乎不像是人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機器翻譯技術不斷進步,但卻始終無法與以自然語言為母語的人類去競爭準確性或速度。
過去的幾年裡,很多知名公司都嘗試過進入翻譯領域。2015年,Skype首次推出了Live Translation功能,它支持四種語言的口譯,和50種語言的即時通訊信息翻譯。然而,它的翻譯並不實時,總會有個時間差;微軟也在今年給PowerPoint幻燈片軟體加入過「演示文稿翻譯」插件,當使用iOS或安卓App,這功能可以實時地將你的聲音轉換成西班牙語或中文。但它會讓你的幻燈片變得遲鈍,幻燈片要盡量少;去年眾籌站Indiegogo也有個叫「Meet the Pilot」的項目,那意思有點像今天谷歌的成果(或者說谷歌像他們?),這個項目稱自己可以用利用「語音識別、機器翻譯和可穿戴技術的進步」,讓一對耳機實現人與人之間實時翻譯。眾籌活動去年結束,但這對紅色的翻譯耳機還沒開始交付,不過該公司表示,將於2017年秋季開始發貨。

但現在看起來用戶沒有必要等他們了。谷歌不僅在速度上打敗了這個眾籌項目,還比Pilot多了25種語言,然後Pixel Buds價格還更便宜,只要160美元。
這不僅僅是一個行業巨頭擊敗了創業公司的問題,它可能會對全球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這些設備不斷上市被廣泛接受,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就會小時。你可以走近另一個國家的任何人並與他們進行流暢自然的可交流,不需要像啞巴一樣比劃,也不用擔心發音問題,國際業務溝通會變得像撥打本地電話一樣常見。甚至…國際外交的摩擦也可以得到緩和,確保不僅是外交官本人話語的忠實翻譯,而且也記錄了對話的副本。
當然這並不是一顆能夠實現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共處的的靈丹妙藥。你仍然會有大量的非語言和文化上不理解的地方,但就像我們在開頭提到的那本科幻小說一樣,Pixel Buds是人類之間理解的開始。(曉光)
文章出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1009/24164634.html臉部放鬆保養精油按摩SPA臉部保養美療師課程芳療師課程